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4年第5期
编号:12669829
槐角丸的研究进展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5期
临床应用,不良反应
     【关键词】 槐角丸;临床应用;不良反应

    槐角丸始载于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。其处方组成为槐角(炒)、防风、地榆(炭)、当归、黄芩、枳壳(炒)等6味药, 被多版《中国药典》收载。具有清肠疏风, 凉血止血的功效, 用于肠风便血, 痔疮肿痛的治疗, 疗效确切。本文主要从临床应用、不良反应方面综述槐角丸的最新研究状况。

    1 临床应用

    1. 1 幼儿肛裂 幼儿肛裂是指5岁以下儿童病程超过15日, 以排便肛痛、便秘或伴有少许便血为主诉, 检查肛管中上段可见纵行裂损。祝普凡[1]采用槐角丸对43例幼儿肛裂患者进行治疗, 效果较好, 总有效率100%。

    1. 2 痔疮 张平生[2]运用浓缩槐角丸治疗292例痔出血,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, Ⅰ期内痔总有效率91.3%, Ⅱ期内痔总有效率81.19%, Ⅲ期内痔总有效率40%。痔疮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痔疮的症状, 尽可能避免手术。在各种非手术治疗痔疮中, 浓缩槐角丸可以作为首选的药物之一。

    1. 3 肛乳头炎 肛乳头炎是由于排便时创伤或肛窦炎症引起肛乳头的急性炎症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021 字符